|
|||||
首页 站长介绍 我的相册 原创作品 网友图文 |
常青苑 → 原创作品 → 五花八门 | |||||||
仙从天上谪 月向水中捞
—— 诗仙李白的故事
说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他一生中曾多次来我们当涂,且最终长眠在我们家乡的土地上,这恐怕有人不一定知晓。我还是从头说起吧--
唐朝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诗人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前苏联吉而斯境内,当时属于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护府)。传说他母亲怀孕生他时曾梦见太白星下凡,故其字太白,号称"谪仙人"。
李白少年时期,有一次书没读完,他就丢下它出门去玩。路上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石头上磨铁棒。李白问她磨什么,她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被老妇人的言行所感动,后来一直发愤读书,专心学习。这就是"磨杵成针"的故事。正因为诗人下得功夫深,五岁即能背诵六十花甲,十岁观百家史籍,十五岁能观奇书、作赋。十九岁开始出游四川及全国各地。
四十七岁那年(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五月,诗人第一次来到我们当涂,在当涂东60里的横望山(又名隐居山,乃好友道士吴筠隐居处)住了好几个月。
五十四至五十六岁之间,诗人往来于当涂、宣城(属安徽省)等地。
公元761年,61岁高龄的诗人还从军去铲除安史残余势力。无奈壮志未酬身先病,因患腐胁疾(胸膜炎)难遂抱国之愿,贫病交加之际,不得不投靠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后一直寓居此地,直至终老,后人按其遗言,将其遗骨葬于我们当涂东南二十里的青山脚下。
关于诗人的死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一天夜晚,他在采石矶头饮酒,大醉,见脚下大江中有一轮明月,于是就纵身跳下去捞。月亮没有捞着,诗人不幸归天。奇妙的是他的尸体并不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来到他生前就喜爱的地方,真是天遂人愿。
采石太白楼的一副对联"仙从天上谪,月向水中捞",高度形象地概括了这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充满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一生。
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不知作过多少诗,仅流传下来给我们的就有九百多篇,这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他写的诗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内容广泛。诗圣杜甫赞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在我们家乡及邻近地区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大诗人李白的一方面藐视帝王的尊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一方面和平民百姓打成一片。邻县泾县有个叫汪伦的,因仰慕诗人的才华和人品,就捎信给他说自己这儿有万家酒店十里桃花(他知道诗人喜欢饮酒赏花),特邀他来玩。谁知李白来后方知上当:原来这个离城十里的村子只有一家姓万的开的酒店和一个名叫桃花的潭。不过,诗人还是被这位农民朋友的真情所感动,专门写了首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多美的诗,多真的情。依依惜别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诗人安息在我的可爱的家乡的土地上。他的墓背倚青山,面对青山河。墓为圆形,四周用条石垒起三尺多高的墓圈。苍松翠柏环墓肃立,墓上绿草茵茵,墓前两株婆娑的丝绵树并立中央,寄寓着人们对这位伟大诗人高风亮节的崇敬。墓地周围山清水秀,阡陌纵横,好一幅水墨丹青。
难怪当代大诗人郭沫若生前(1964年5 月)来我们这儿诗兴大发,曾"做了一首《水调歌头》以纪行",就让我借用其中的几句,作为拙文的结束语吧: 正是鲥鱼时节,我欲泛中流。借问李夫子:愿否与同舟?君打桨,我操舵,同放讴。有兴何须美酒,何用月当头?
| |||||||
>> 相关文章 | |||||||
发表评论 | |||||||
网站域名:http://xcs.bchrt.cn/ |
皖ICP备06009990号 |
                                     〖如果您需要查找本站以外的信息,请在下面综合搜索引擎中输入有关的关键字词进行搜索〗 |
|
站长信箱:cqyzxcs@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