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你我都快乐的四句话
我很喜欢这几句颇具哲理的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据说这几句话是这么来的:一位年青人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智者:“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智者微笑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你自己好好去领悟和体验吧!”
那么,这四句翻来覆去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呢?
“把自己当成别人”,就是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往往容易自以为是,笑话别人是秃子,却忘记自己头上也没毛。如果能把自己当成别人,自己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用挑剔的目光再次审视别人的同时,也应该用同样挑剔的目光审视自己,这样我们才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加以改进。
“把别人当成自己”,就是要求我们会学换位思考。讲话办事,不妨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如果别人就是我自己,那么我该怎么办。
比如,当别人取得了成绩时,你就应该像自己取得了成绩一样地为之高兴;当别人出现了差错时,你就应该像理解和宽容自己一样地对之理解和宽容。
“把别人当成别人”,强调的是一种尊重,尊重他人的个性。无论是一家一户的小家庭,还是社会、世界大家庭,都是由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个体组成。有的聪明,有的迟钝;有的开放,有的保守;有的心胸豁达,有的心胸狭窄……
我们要善于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别人毕竟是别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则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你敬人家一尺,人家敬你一丈,这样人际关系就会融洽,社会就会和谐。
“把自己当成自己”,强调的是一种坚持,坚持自己的个性。茫茫时空,就只有一个我,我就是有血有肉的我。遇到自己确实认为对的事,他人说三道四也好,指桑骂槐也好,冷嘲热讽也好,口诛笔伐也好……“让别人去说吧,走自己的路!”
这不是固执,不是自负,而是坚持,是自信。这样,你才不会随波逐流,半途而废,而是眼明心亮,勇往直前!
总之,这四名话中的“自己”和“别人”之中,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辨证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把它们结合和统一起来,使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更加幸福,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
朋友,愿你我都是一个自己快乐、也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