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网站BBS
 网站留言板

  常青苑原创作品 → 亲情友情

[原创]红红火火忆当年
作者:夏传寿

红红火火忆当年

 

――我的初中生活拾趣

 

1958年-1961年,从初一到初三,我在母校整整生活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哦,留下了许许多多有趣的回忆。

1958年夏天,我以优异成绩从家乡的新桥区龙山桥人民公社的棲云小学考入当涂中学(现在的当涂二中前身)。这一届初中学生按年龄从小到大分为四个班,我是棲云小学58届毕业生中年龄最小的,我们小学总共考来6个同学,只有我一个人被分在初一(1)班。

我们初一(1)班与其他三班相比,特色明显。学生年龄小,家住城关的多,调皮捣蛋的多。还有班主任换得勤,前两年就先后换过四个班主任:夏永传、尹正涛、马庆华、史美圣。到初三,干脆把这个班拆了,分散到二、三、四班。我被分配到四班,

其他三班基本上是“从一而终”,班主任依次是:吴国钧、李克勤、王树恩、蔡善成。

我是爸爸妈妈最宠爱的宝贝老疙瘩,长到12岁,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过过夜。在学校学生宿舍的第一个晚上,睡在下铺的我,半夜里就被“雨滴”淋醒。下床开灯一看,原来是睡在我上铺的那个同学尿床了。我只得到另一个同学的床上和他凑合了一夜。幸亏第二天是晴天,我晒干了被子回到原来的床铺,谁知半夜时分,“杯具”重演。偷偷地问他,才知道他患有“遗尿症”。那时候患这种病的比例不小,男的女的都有,不知道是不是和那个时代人们生活苦,营养不良有关。

那是一个“红红火火”的年代,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后来被称作三个法宝)的光辉照耀”下,各地刮起“共产风”、“浮夸风”。这从一些“大跃进民歌”中也能看出来――

二八姑娘胖又胖,能把稻棵当凉床。就是卫星掉下来,也在上面弹三弹。

一个南瓜像地球,根在五岳山上头。把它甩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一个洲。

进入学校没多久,我们就被带到江心洲参加了一个月的秋收。当时的口号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我们被分为连、排、班编制,年级主任担任连长,班主任担任排长,班长由学生干部担任。白天下地干活,无非是摘摘棉花和蚕豆,挖挖山芋和花生。这些农活对我们这些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同学来说,并不感到多么痛苦。痛苦的是辛辛苦苦地干活,却一日三餐都吃不饱肚子。

我们初中年代,也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时期,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导致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当时还有个口号,叫作“低标准,瓜菜代”。那正是我们发育长身体的时候,却长年累月忍饥挨饿。经常吃什么“小秋收”(就是用树叶、野菜、萝卜缨、去掉玉米粒的玉米棒心等等加工成的粉做的饼和馍),以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小秋收,酸溜溜,吃进去屙屎用手抠(大便解不出来)”。

记得当时我们在乡下食堂最常吃的就是几乎能照见人的稀饭或米糊,外加几片腌菜瓜做菜。记得有城里调皮的同学在食堂饭菜票后面写上打油诗――

一吹三条浪,一吸九条沟;若不是几片菜瓜挡个坝,一下子就流到屁眼沟。

那时,我从自己就读的中学所在地的当涂县城,到我的家乡龙山桥,只需要两角钱的小火轮费。可我舍不得坐船回家,而是省下一次又一次的两角钱,积累起来交学费,买书本。

从江心洲回来后,全校又开展了大炼钢铁的活动。全体师生员工有时上午上课下午干活,有时整天都干活,有时晚上还干活。大的同学造桃形炉,抬矿石,烧炉子,小的同学锤矿石,磨煤粉,制作坩埚(一种用耐火的粘土所制的用来冶炼和熔化铁矿石的细长的罐),烘烤坩埚。我是经常锤矿石的。我们每天都必须完成规定的任务,才可以吃饭,我也曾烘烤了一段时间的坩埚。

记得在学校厨房后面的一间小瓦屋里,我用谷壳、柴草不断地烧着火,把新做的湿漉漉的坩埚慢慢地烘干。我一个人坐在僻静的小屋里,烟刺得眼都睁不开,一不小心就会把坩埚打碎,如打碎是要讨批评的。再说每天夜晚,小小年纪一个人在那个昏暗僻静小屋里真有点害怕。有一天母亲带来些吃的来看我,就干脆陪着我干活。母子俩吃着喝着,谈着笑着,精神抖擞地工作着。那天晚上母亲就这样陪着我,帮着我,一直干到天亮下班。第二天,第三天,她也一直陪着我一起工作。直到第四天才依依不舍地分别了。分别时,我还忍不住掉了眼泪。那几天,我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课堂上的趣事就更多了――

忘不了哦,女语老师教我们拼音时嗲声嗲气朗读的儿歌:“一个小孩儿,上庙台儿,摔了个跟头儿,拣了个小钱儿,又打醋儿,又买盐儿,打醋买盐儿,好过年儿。

忘不了哦,男化学老师用秧歌调唱着教我们巧记化合价的口诀:“一价氢氯溴碘钠钾银金;二价氧铅钙钡镁锌, 三价元素锑铬铝,硅四钨六都一定,都一定。

…………

当然,最难忘的恐怕要算是正是在母校可爱的校园里,我们小同学所在的初一(1)班,我认识了同班可爱的女生张树华。她是城里工人大哥的女儿,美丽善良丝毫不亚于歌中的那个“小芳”;我是乡下农民二哥的儿子,土里土气至今还是一副土相。在那“红红火火的大跃进年代”,我从乡村小学考进了县城中学,开始了和她同窗共学,直至以后同床共枕的美好生活。

若干年以后,当母校开办高考补习班邀请我授课时,从母校学生座位走出去成为教师的我,责无旁贷、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地走上了母校教师的讲坛。

又若干年后,我可爱的外孙女贺夏又成为可爱的母校中的优秀一员,也成了她外公我的校友。我们倍感亲切和自豪!

光阴荏苒,一晃离开初中时代已经整整半个世纪。半个世纪,整整五十年哦!当年风华正茂的老师已成耄耋老者,有的甚至已经作古。不要说老师哦,那一届同学当中,也已经有十几位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已从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学生,成为一个“奔七”退休教师。但是,岁月的消逝不会消退对母校的厚谊深情,角色的转换不会转变对母校的赤胆忠心!

我的母校,我爱你!

由衷地祝愿你青春常在,事业常青,桃李芬芳,前程似锦!

 

(本文是应我读初中时的母校当涂二中90周年校庆办公室所约而作)





来源:站长原创
阅读:1929
日期:2011/12/30

【 双击滚屏 】 【 推荐朋友 】 【 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上一篇:[转帖]秋天,我想起了登高
下一篇:[转帖]“找茬”老人的快乐
  >> 相关文章
 
  ·[分享]我的高中毕业合影
发表评论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域名:http://xcs.bchrt.cn/
皖ICP备06009990号
                                     〖如果您需要查找本站以外的信息,请在下面综合搜索引擎中输入有关的关键字词进行搜索〗

关键字:

地图 搜狗 雅虎 软件 google 有道 百度 百度mp3
搜刮mp3 歌词 百度图片 百度百科 百度知道 中搜 视频

                                      离2025(乙巳-蛇)年春节还有 .
站长信箱:cqyzxc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