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视邀我当嘉宾
夏传寿
2012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个自称是北京电视台编导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参加过‘文革’后第一次高考阅卷的夏传寿老师”,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问我现在多大年纪、身体状况怎么样,说是能不能到他们台去制作一期节目。我告诉她,自己虽已年近古稀,可正准备和老伴去北京看香山红叶,登万里长城呢。在电话中听到她高兴地笑了。于是她向我告知了节目的大致安排和制作的具体时间。
话还得从头说起。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的高考整整中断了十年。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要在当年恢复。于是,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这些经历了十多年文化断层的青年中的精英们,四年以后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十分特殊的一个群体——七七级本科生于年初毕业,紧接着,夏天又有七八级大学生毕业。30年后,无论是在政界、学界、商界,他们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再说北京电视台有个《非常记忆》栏目,专门“追寻岁月的痕迹,打开尘封的记忆”。以亲历者的讲述为主体,多维度地叙述和展现当年历史事件下不为人知的一面,对历史碎片中精彩的瞬间进行还原,开启电视机前观众朋友尘封已久的记忆。该栏目组制作播出过诸如《周总理身后事》《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往事》《国宴外交――红墙内的宴请》等许多精彩的节目。
这次他们准备制作一期名为《毕业三十年再回首》的专题节目,在十八大期间播出。他们从网上搜索到我这个当年的高考阅卷教师,邀请我参加制作,我的老伴也陪同前往。
2012年11月2日,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大厅(就是家喻户晓的“养生堂”节目演播的地方),我见到了该台金牌节目主持人(张)栗坤。和我一道受邀的当年的四位考生代表江海洋、娄彬、蔡继明、冯青淑首先登场,我这位老师代表被“雪藏”在后台,时刻听候编导的“召唤”。
江海洋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级学生,和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是同班同学。现在是著名导演,他曾特意拍了部电影《高考1977》。他告诉大家,张艺谋高考前在农场干活,已经32岁了,超过了录取年龄,因为他画画好,被特别推荐的。蔡继明、娄彬、冯青淑三个人都是河北师范大学78级学生。蔡是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和端午假期的提案就是他提出的。娄是北京市老教局政委,冯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他们一一介绍了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情况,带给在场观众许多鲜为人知的尘封往事。
当美女主持人说到“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1977年高考的监考和阅卷老师夏传寿”时,偌大的演播厅鸦雀无声,随着栗坤一声“掌声有请夏传寿老师登场”,演播厅后方的一个大圆柱形亭子间的大门徐徐开启,我这个生于小乡村、生活在小县城的普通老教师风度翩翩地走了出来,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和我热烈握手后,送我到她对面的嘉宾位子,坐在几位当年的考生中间。
主持人精妙而恰到好处的发问,使我记忆的闸门洞开,在那美轮美奂的演播大厅,我和其他几位嘉宾激情演绎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我讲述到当年考生在试卷上画鸭蛋并题字“阅卷老师辛苦了,送个鸭蛋来慰劳”和写打油诗“ 小子本无才,老子逼我来。考试干瞪眼,鸭蛋滚滚来”时,大美女主持栗坤乐不可支,现场观众笑声一片。当我讲述到政治考试要求默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考场不少人唱了起来时,我竟然也即兴发挥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再现了当年考场的情景。在场的所有嘉宾和观众一边合着这首军歌的节奏拍手,一边还兴致勃勃地跟着唱和,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节目在嘉宾和观众的大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声中结束后,我们几位嘉宾和主持人互相合影留念,把这难得而又难忘的美好瞬间凝成了永恒。
2012年11月12日、13日该期节目在党的十八大期间播出,勾起了千千万万亲身经历过或耳闻目睹过这段历史的人们的回忆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