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站长介绍 我的相册 原创作品 网友图文 |
常青苑 → 原创作品 → 教育教学 | |||||||
鲁迅作品中的标点艺术 说起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有的人不以为然。在书面文学运用中,漏用或误用标点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而产生的笑话和问题比比皆是,不可胜数。 其实,作为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标点符号,实在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界老前辈叶圣陶同志就曾经说过:"标点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近年来的高考,经常出现标点运用方面的试题;至于作文,更是年年都对其有专项要求。 为了引起广大同学对标点运用问题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我专门精心编成《标点符号位置歌》,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此歌诀已被决定收入苏鲁豫皖中语会《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选》第六集中,并先后被《语文周报》、《读写导报》、《读写训练》刊载。这里再举例谈谈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运用标点符号的高超艺术,以期待对读者诸君有所启发。 例一: 以上三句分别出自《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一、四、七三部分,依次在句末用了句号、问好、感叹号,分别为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语意层层深入、语气逐渐加强,深切地表达了作者的难言的悲痛和出离的愤怒。 例二 以上这一段话是《祝福》中描写女主人公祥林嫂的精彩段落。其中第一句话冒号在前,提起下文。接着从头写到脸,再写到眼,用了两个分号,标明三个层次,使读者一目了然。这一句是写人本身的。第二句话是写身外之物的。当中一个分号标明两个层次:前一层是写一只手提着的竹篮、破碗,后一层是写另一只手拄着的竹竿。所不同的是这第二句话中冒号在后,总结上文。全段两句话中,三个分号用得何等恰当,两个冒号用得更是巧妙。 例三: 这是故乡里的一段对话,这段话中的标点用得多艺术啊:"阿"后感叹号表现了"我"和少年朋友分别将近三十年后重逢时的兴奋、惊喜;"闰土哥"后的逗号显得亲切,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你来了"后面的问号表现出"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事实的惊诧神情。至于这最后的省略号,文中紧接着的下面的话便是最好的注释。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觉得被什么挡着是似的,单在脑子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啊! 例四: 以上三个例句中分别用了三种不常用的标号,也都用得恰到好处。 总而言之,鲁迅作品中的标点符号的运用真可谓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 |||||||
>> 相关文章 | |||||||
发表评论 | |||||||
网站域名:http://xcs.bchrt.cn/ |
皖ICP备06009990号 |
                                     〖如果您需要查找本站以外的信息,请在下面综合搜索引擎中输入有关的关键字词进行搜索〗 |
|
站长信箱:cqyzxcs@163.com |